惠农渠数次移口溯源

来源:沈学文    时间:2023-07-15

  惠农渠,位于黄河西岸,民间因清皇廷恩准开凿,称之为“皇渠”,也有因音转称之为“黄渠”,是宁夏河西灌区的大干渠之一。清雍正年之前,宁夏贺兰、平罗、石嘴山沿黄河一带属于察汉托护(蒙语,意为白色滩地、天然牧场)的地方,因唐徕、汉延二渠,“水泽不能兹及”,长期荒芜,未被开垦,旷为牧野。清雍正初年,工部侍郎通智来宁夏视察,详细勘查了汉延渠以东、黄河以西的地形地势,认为开一条大干渠引灌察汉托护地方,农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后与陕甘总督岳钟琪、隆科多等联合奏请开渠,招民垦殖,获准。清雍正四年六月,通智奉旨与宁夏道单畴书“专董其事”。工程自雍正四年七月开始,到雍正七年五月(1726—1729)修成,朝廷赐名“惠农渠”。惠农渠开凿后,由于黄河主河道向东流变,导致西河水流量减少,致使该渠命运多舛,导致数次移口。

惠农渠首次开口于花家湾

  古代,黄河自青铜峡峡谷出,流到今青铜峡黄河铁桥下约1公里的王老滩南部滩头后,受滩头淤积石结阻塞,分为东西二支,东面的一支,在《水经注》中被称之为“枝津”,向东北方向流去;西面的一支被称之为西河,沿今青铜峡市大坝镇王老滩村第七村民小组西,大坝营东径直北迤;枝津与西河至平罗县北二流合为一体。西河自汉武帝时就被利用,多代开渠引西河之水灌溉,清代又利用开惠农渠。《宁夏府志·水利》记载:“世宗皇上(顺治)时开惠农、昌润二渠,增溉农田数万顷,利赖尤大业。”《朔方道志·水利志上·渠道源流》惠农渠条下记载:“口开在宁夏县叶升堡俞家嘴南,并汉(延)渠而北,梢至平罗县西河堡归入西河,长二百里。”通智在《惠农渠碑记》中对当时开渠情形记载的更为详细:“乃相土宜,度形势,以陶家嘴南花家湾为进水口,近在叶升堡东南也。黄河自青铜峡口而下,支派分流,至此而滔滔汩汩,顺流远引,足溉数万顷田。其渠口石子层累,底岸维坚,由此而东北,遍历大滩。择地脉崇阜处,开大渠三百里,口宽十三丈。”根据上述记载,出现了《朔方道志·水利志上·渠道源流》记载“口开在宁夏县叶升堡俞家嘴南”,而通智在《惠农渠碑记》记载“以陶家嘴南花家湾为进水口”,是不是记载有误?笔者进行了考证。

  清雍正二年(1724)十月,将宁夏左屯卫改为宁夏县,叶升堡属之,花家湾、俞家嘴、陶家嘴都是叶升堡南和东南的三个地方的地名。现根据实地考察,陶家嘴位于花家湾东北,惠农渠东,叶升堡东南,是叶升镇龙门桥三闸退水河北岸的自然村,原地名陶家嘴,现为龙门村第一村民小组,其西为惠农渠三闸,其西南约1公里处是惠农渠二闸。而花家湾是今叶升镇龙门村第四村民小组所在地,原地名花家庄,又称花家湾,位于叶升堡南,东距惠农渠200米,原西河经村庄南约1200米流过,形成一倒S形大湾,地名俞家嘴。现花家湾东南有惠农渠二闸遗址,清代,通智、单畴书在花家湾俞家嘴从西河开惠农渠口,在惠农渠筑小跳(潜坝)控制水位,在西河筑大跳抬高水位保障惠农渠进水,并在渠口下建惠农渠俞家嘴二闸,利用俞家河排惠农渠余水,现惠农渠道遗存有原进水口小跳(潜坝),长约30多米,宽约50多米。惠农渠俞家嘴二闸北距惠农渠龙门桥三闸约1公里,说明陶家嘴之南是惠农渠俞家嘴渠口,也说明《朔方道志·水利志上·渠道源流》与《惠农渠碑记》记载的地名与实际相符。           

  据花家庄老者讲,惠农渠花家湾俞家嘴进水口渠东清代建有龙王庙,为砖拱窑洞式建筑,共10余间,庙内塑有通智、岳钟琪、单畴书坐像,此庙文革时期拆毁。乾隆《宁夏府志·渠图》也标示惠农渠口东筑有退水,退水闸大概建在龙王庙附近,退水沟直入西河。20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自发在原龙王庙处新建一间龙王庙,现龙王庙破旧不堪。《惠农渠碑记》还记载惠农渠修成后,又“于渠之东,循大河(西河)崖筑长堤三百二十余里,以障黄流泛溢;于渠之西,疏通西河旧淤三百五十余里,以泻汉(延)唐(徕)两渠诸湖碱水”“而大渠长堤以至西河,兼恃防护渠堤。渠两岸俱夹植垂杨10万余本,其盘根可以固坝,取其材亦可以供岁修”。其长堤的作用是“以防河水冲渠坝”。长堤分旧堤埂和新堤埂,《朔方道志·水利志上·渠道源流》记载:“旧堤埂,自王泰堡起,筑至平罗、石嘴口,长三百五十里;新堤埂,是乾隆五年复修,自王泰堡起,筑至平罗县北,贺兰山坂,长三百二十五里。今仅存遗迹。”由此而知,惠农渠是开在西河左岸(西河之西),西河位于惠农渠东,西河与惠农渠之间,先于雍正七年(1726)筑有旧堤埂,由于雨水、河水冲刷失去防洪作用。又于乾隆五年(1741)重修新堤埂。乾隆《宁夏府志·渠图》中标示有堤埂。

惠农渠第一次移口马家嵯

  惠农渠自清雍正七年(1729)开成后,由于黄河主河道向东流变,导致西河水流量减少,致使惠农渠多次被迫改移渠口。惠农渠第一次移口时间不详,在《朔方道志·水利志上·渠道源流》惠农渠条下记载:“后以(花家湾俞家嘴渠口)入水不利,移至马家嵯,去口十二里建石正闸一座,计五空,上建桥房九间,碑亭一座,旁房三间。”首次移口的原因是俞家嘴渠口进水量不利,因而循西河上游选择在马家嵯地方取口,并在距马家嵯渠口下12里建筑石闸一座。马家嵯渠口,由于时间久远,现鲜有人知其地名,当地亦无有明显的渠口遗址特征。根据“去口十二里建石正闸一座”的记载,此闸当是今叶升镇龙门闸。此闸建在惠农渠马家嵯渠口下,马家嵯渠口上为西河,没有记载在西河建闸。沿惠农渠龙门闸向上游距离推算,大概到今叶升镇与小坝镇界,即今叶升镇光明村南,大约6公里左右,当是惠农渠第一次移口的位置,清代地名为马家嵯,现此地名已消亡。根据实地勘察,古西河由南向北流到此处,折向东北,形成一小湾,古人利用西河小湾,在此处直引水势,在西河西岸开惠农渠口,取名惠农渠马家嵯渠口,将西河马家嵯渠口至俞家嘴渠口段改为惠农渠道。现惠农渠东有洼地宽约200多米,并惠农渠向东北方向延伸,疑是西河故河道。

惠农渠第二次移口朱家河

  《朔方道志·水利志上·渠道源流》记载:“乾隆三年(1738),宁夏大地震,渠口被毁,经宁夏道钮延彩修复。”乾隆十年(1745)又改口于宁朔县林皋堡朱家河。现青铜峡市小坝镇林皋村第一村民小组在清代原属宁朔县林皋堡地界,为清道光年间自然村,因石姓人氏建寨定居,村西有古西河道隘坡,人称其村名为“石家隘坡”。村东居民多为朱姓,清代建有寨子,名为朱家寨子。朱家河疑因朱家寨子得名,是西河的一条汊河,位于朱家寨子东,乾隆十年废马家嵯渠口,在西河上游利用朱家河汊河口改为惠农渠朱家河渠口,同期在西河筑有小跳,抬高水位以增大惠农渠进水量。后朱家河水枯竭,河址与河名均已消失。

惠农渠第三次移口刚家嘴

  《朔方道志·水利志上·渠道源流》记载:“乾隆三十九年(1774),因河流东注,又改口汉坝堡刚家嘴,至平罗县尾闸堡归入黄河,共长二百六十二里。”此中的“河流东注”是指黄河主流东倾,西河来水又见减少,导致惠农渠朱家河渠口进水不足,因而废弃渠口,再向西河上游移口,择地刚家嘴西河湾。刚家嘴,在清代是董家庄村东的一块河滩地,西河由南而北流经该村,距村庄200米,西河在此形成一大湾,在大湾南形成一半圆形河滩水嘴,名刚家嘴。董家庄隶属汉坝堡,即今小坝镇红星村第6村民小组。惠农渠第三次移口至此地水嘴,在西河西岸开挖渠口,并在渠口下西河河中筑有小跳,以抬高水位,保障惠农渠进水。当时还在渠口西边高地建有龙王庙,立有庙会,盛极一时。刚家嘴西河小跳现不存在,刚家嘴地名今已无人知晓,现称董家庄。惠农渠渠口移址此地后,每年春季,常有平罗、贺兰县民工暂住董家庄,清理渠口淤积砂石。光绪元年(1875),因“渠工废弛,口亦沦没”。现在董家庄后400米处,遗存有西河河道遗址,形成50亩水湖。后惠农渠裁弯取直,渠道改在故西河河道遗址东300米处。

惠农渠第四次移口陈俊王家

  《青铜峡市志》记载:“光绪元年(1875),移口于陈俊王家河”。光绪元年,移口于宁朔县陈俊堡王家河。今王家河地名已消失。经考察,在现大坝镇陈俊村第一村民小组村南,原陈俊亭子旧址东(现大清渠分水闸东),清代在汉延渠堤西建有王家寨子。现汉延渠东堤被加宽改建成小坝至大坝营的公路,在汉延渠东边的农田中,有一条宽约120多米,长约1000多米的低洼槽形农田,南北两边有1米多高的斜坡,似古河道岸坡,这段低洼槽形农田由汉延渠斜向东北延伸到原西河,疑此低洼槽形地带是古代西河之支流,原称陈俊堡二道河,清代又改称之为“王家河”,是以王家寨得名。光绪元年,将惠农渠口由刚家嘴移口于此,利用王家河引水。现低洼槽形地带东北头下是惠农渠,已无明显渠口迹象。

惠农渠第五次移口马关嵯

  惠农渠移口至陈俊堡王家河不久,又因河流东注,进水量不足被迫移口。《朔方道志·水利志上·渠道源流》惠农渠条下新采访记载:乾隆三十九年(1774),“移至马关嵯,与汉(延)渠相并”,自此两渠争水迄无宁岁。“光绪初年,因争压迎水,与汉延渠兴讼。”光绪五年(1879),经陕甘总督左宗棠判定:马关嵯“西沟作为汉延渠口,东沟作为惠农渠口”。关于马关嵯地址,笔者进行了考证,已在《汉延渠最初开口及六次移口探源》一文中作了阐述,此篇无须赘言。马关嵯现址在青铜峡市大坝镇汉延渠堤小营公路4公里+400米桩号处。此址汉延渠渠底遗存青石潜坝,古时称为大跳,东西长约30米,南北宽约40米,以控制汉延渠进水量。渠底潜坝东、西片石头成色不一,东片约占三分之一,石头呈灰白色,应是近代所砌;西片约占三分之二,石头呈褐青色,应是古代所砌。此潜坝具有明显的古渠口筑坝阻水遗址特征。 

惠农渠第六次移口叶升堡张家滩

  《朔方道志·水利志上·渠道源流》记载:“光绪二十五年(1899),渠口冲坏,又下移至叶升堡张家滩”。此中的渠口“下移”,是将已位于西河上游的马关嵯惠农渠渠口,向西河下游转移,选择到叶升堡。《朔方道志·水利志上·渠道源流》记载了移址的原因:“光绪二十七年(1891),河流西趋,外坝刷没二十余里,屡修屡圮,数年不得水泽。”由此而知,光绪二十七年黄河又发生流变,原本黄河主流向东而倾,又反向西倾,西河来水量增大,将黄河拦洪堤和惠农渠东堤冲毁,致使惠农渠5年断流。后宁夏知府高熙喆将惠农渠渠口下移到西河叶升堡张家滩段后,惠农渠才恢复了灌溉能力。张家滩,位于今万粮滩西600米处,民国年间,属荒草河滩,原地属叶升界,有张姓人家在此滩开荒种“闯田”,后以张姓命名“张家滩”,又称之为张家堡滩,现为小坝镇林东村第1村民小组。原西河经村西流过,惠农渠渠口下移到此后,渠口约在今第1村民小组西南500米处,并在西河筑有潜坝以抬高水位。现村西惠农渠潜坝遗址尚存,渠口无明显遗迹。 

惠农渠第七次移口林皋堡方家巷

  《朔方道志·水利志上·渠道源流》惠农渠条下记载:“宣统二年(1910),河水东趋,又上移于林皋堡方家巷”。方家巷,系明末(约1644年)自然村,方姓住此已有300多年,明、清到民国时期,方家巷界属林皋堡。清代至20世纪70年代,银川至兰州大道经该村而过,沿大道两旁建有方姓民居,因而得名方家巷,现为小坝镇红星村第9村民小组。古代西河位于村东200米处。宣统二年惠农渠口由张家滩移到村东后,名为惠农渠方家巷渠口,移口的原因是西河来水量少,渠口进水不足。经实地察看,原西河流到村庄中部,由东向北转了四十度大湾,大湾中有古渠道遗迹,现成为沼泽地,疑惠农渠渠口可能开凿于此,但没有明显渠口遗迹。后惠农渠裁弯取直,渠道改在现渠道处。清代,在渠口西南200米处高地上建有大庙一座,古称施家大庙,现改称为广济玉皇庙。

惠农渠第八次移口汉坝堡施家河

  《朔方道志·水利志上·渠道源流》记载:“民国三年(1914),又将渠口上移于汉坝堡施家河地方,另辟新口,宽三十丈,另筑跳水坝二道,一在方家巷,长六十丈;一在俞家河,长八十丈。” 施家河及其地名,以及惠农施家河渠口遗址现已消失。汉坝堡即是今青铜峡市治小坝。笔者走访小坝村第10村民小组村民,村民全部拆迁安置在惠泽园小区。询问施家河地名,已无人知晓。笔者在此实地考察西河、惠农渠流向,原西河经流到汉坝退水闸下约800米后,向东流到小坝蘑菇滩(今香溪苑小区)东,转向北,流到现汉坝东街惠农渠桥北,向西分枝出一条支流,西河主河道仍径直向北沿现惠农渠方向北流,支流则向西流约2000多米后,至现市区荷花湖转向北流,过现红星小康楼小区东、红星村后与西河合。因支流源于小坝施家庄,得名“施家河”。疑惠农渠可能利用施家河引水,并在施家河惠农渠渠口下筑坝,断其流,使施家河水全部进入惠农渠。惠农渠施家河渠口建成后施家河消亡。今荷花苑小区北遗存有一约1000平方米的湖泊,地势低洼,长有芦苇,2000年后改造成荷花池,命名为荷花湖,荷花湖西岸至红星村第6村民小组之间有一条数公里长的南北向古河道涯坡,高度约为4—6米,其涯坡具有明显的旧河道坡岸特征。

惠农渠第九次移口西河口

  《青铜峡市·渠口遗迹》记载:“惠农渠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上移于西河口后,进水得以保证。”西河口即在今青铜峡黄河铁桥下约1公里处,名为王老滩滩头。古代,黄河自从青铜峡大峡谷出,在王老滩滩头分枝,原枝津由此转向东北而去,原西河在此径直北流。民国初期,黄河主流已经稳定在现河床之中,西河由于王老滩滩头砂石淤积形成石结愈厚,西河水流量日渐减少,惠农渠施家河渠口不得已移口西河口。现在西河口下约400米处,遗存有故渠道渠口分流遗址,疑是自1938年后,先后有汉延渠、惠农渠、大清渠渠口相继在此段河道从西河引水分流,现河道中遗存有原旧渠口闸坝遗址。此段河道东北200米处是大坝镇王老滩村第七村民小组,西北200米处是原青铜峡水利工程局王老滩农场。现遗存西河故河道宽约300米,从西河口绵延到营门滩东,部分高地河道被改造成农田,部分低洼河道被分隔成鱼塘。

惠农渠第十次移口大坝营唐三闸

  自1958年青铜峡水利枢纽开工之后,青铜峡水利工程局在黄河主流与西河分流处王老滩滩头建立卵石采石场,采挖黄河卵石为浇筑拦河大坝所用。经过十多年的采挖,黄河主河道全部石结被疏通,河水主流向东北稳定在现黄河主河道上,西河口进水量愈来愈少,西河的供水灌溉功能逐渐退化。大坝营唐三闸址在现大坝镇营门滩村西南200米处,原是唐徕渠退水闸,古称汇昌闸,俗称唐三闸,主要功能是用于泄唐徕渠余水入西河。1960年,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实施拦河截流,在青铜峡拦河大坝至大坝营段形成河西总干渠,全长8000米,最大宽度90-100米,平均流量400立方米/秒,主要为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泰民渠、西干渠等供水。同年,将惠农渠口由西河口移到大坝营唐三闸(汇昌闸),将唐三闸改作惠农渠渠口,将唐三闸退水河向东经营门滩南引入西河河道,将西河马关嵯至营门滩东南段改用为惠农渠。此后惠农渠供水分别为大坝营唐三闸给水,西河口和小坝汉惠闸退水补水。1967年,西河口被封死后,引水断绝,从此西河消亡。

  参考文献

  [1]王之臣纂修:《朔方道志》,天津印书馆,1927年印行。

  [2]《青铜峡市志》,方志出版社,2004年5月版。

  [3]《青铜峡市文史资料》第五辑 2005年版。

  (作者系宁夏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摘自:《宁夏文史》2022年第2期  总第55期